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1952年原中央林業部林業研究所林產化學研究室的建立。1952年12月22日林業部第十二次部務會議批準成立林業科學研究所(簡稱中林所)。1953年1月1日正式設立造林系、木材工業系、編輯委員會和林產化學系等四個部門,林產化學系下設鞣料組和膠合板組。1955年林產化學系改為林產化學研究室,增加廢材利用組。1956年林產化學研究室設置植物鞣料組、膠合板組、木材水解組、木材熱解組。1956年11月森林工業科學研究所從中林所分出,林化研究室隸屬森林工業研究所。1958年10月27日中國林科院正式成立,森林工業研究所仍設置林產化學研究室建制。當時開展了包括木材化學、木材水解、木材干餾、木炭生產、水解木素、木焦油、植物鞣料和植物硬性橡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59年11月林業部向國家科委上報林業科研機構設立方案,確定在南京成立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決定以北京中國林科院森林工業研究所的林產化學研究室和森工部上海林產化學試驗室為基礎,適當擴大建所。森林工業部上海林產化學試驗室成立于1956年10月19日,當時森林工業部除考慮為市場研制林化產品外,主要目的是希望能提供林化項目中試廠重要參數和新設備性能測試。至1959年上海林化試驗室有工作人員30人,下設栲膠、熱解、水解、設備設計和行政管理5個組。
1960年4—6月北京林產化學研究室和上海林產化學試驗室100余名科技人員遷移南京,借助南京林學院提供的條件全面開展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的籌建工作。
1978年3月18日黨中央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如春風送暖,激發了林化所青年科技人員報國情懷,也搏動了年長科學家老驥伏櫪的不已壯心。
在科學大會上林化所有9項科研成果獲獎,1978年5月林化所改屬恢復后的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領導。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林化所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所長分工負責制,經過撥亂反正,落實干部和知識分子政策,大批下放干部和科研人員歸隊,林化所各方面工作出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
1980年1月林業部批準我所為擴大自主權試點單位,1984年7月,林業部批準本所作為科研改革的試點單位。實行所長負責制,擴大研究所的自主權,重新調整了組織機構。按照中共中央關于科研體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以技術市場為突破口,積極推進科技成果商品化的進程,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和技術有償轉讓發展較快,在出成果、出人才、出社會經濟效益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經濟收入不斷增加,職工的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普遍有所改善。
在此期間林化所由建所時的5個研究室擴展到10個研究室:松香、栲膠、林化資源開發、木材水解、木材熱解、膠粘劑、木材造紙和環保、精細化工、林化設備、情報資料。另外,有設計室,持有林業部頒布發的乙級勘查設計證書,具有林產化學工程設計資格,承擔林產化工廠的工程設計和技術改造,并獲得勞動人事部頒發的一至三類壓力容器設計資格證書。
截止1989年底全所職工人數達367人,其中研究員9人,副高職稱63人,具有任職資格高工34人,中級人員103人,初級科技人員69人。林化所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7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
1990年后,隨著科技體制改革的深入,在繼續積極推進科研和技術成果商品化的同時,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問題逐步提上日程,成為全所工作的重中之重。1992年2月,在振興松香產業工程的第一次領導小組會議上,林業部高德占部長提出建設松香中試基地,1992年6月,林業部批復同意我所在南京浦口區沿江鎮建立林產化學工業中間試驗基地,一期工程建筑面積5620m2,投資估算989.8萬元。1993年1月,國家科委批復同意以我所作為依托單位組建“國家林產化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996年9月,“工程中心”通過國家科委驗收。1995年經林業部批準成立了林業部林產化學工程重點實驗室。
1997年以來,我所為林科院的改革試點單位,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以科研為基礎,以產業為支柱,以效益為中心”的辦所方針。根據“穩住一頭,放開一片”的原則,形成了以重點實驗室為主體的穩住一頭科研結構體系和以科技開發總公司為主體的產業開發體系的“一所兩制”格局,科技產業有了較快的發展。經過多年的努力,我所已發展成為專業研究從事木質和非木質林產品化學加工和利用,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產品開發及工程設計、人才培養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中心和開發實體,在國內外林產化工行業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在林業部林科通字(1997)65號文“林業部關于發布第一次全國省屬以上林業科研院所績效考核的結果的通報”中我所綜合實力排名第二。
回顧50年的歷程,我們共同努力奮斗,已經鑄就了林化所輝煌的歷史。展望未來,我們要居安思危,積極應對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秉承“厚德篤行、博學求新”的精神,按照“科技立所、創新強所、人才興所”的發展戰略,加強技術創新能力,促進產業技術升級,為行業技術進步提供支撐。為此林化所根據國家科技政策和國際上新興的生物質產業技術的發展,通過資源重組、學科研究方面調整,重點加強了生物質能源、生物質化學品、生物質新材料,生物質天然活性成分等學科方向的研究拓展。林化所將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條件、技術平臺,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快科研成果產業化步伐,為我國林業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